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古人将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称为”十天干”,而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则称为”十二地支”。当天干与地支按照固定顺序相互组合时,便形成了干支纪年法。在古代,这套体系主要用于记录日期,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纪月、纪年和纪时。
根据《五行大义》记载,黄帝曾命令大挠创立干支系统。大挠”采纳五行之理,观测北斗星象所建,首创甲乙以命名日,称之为干;创制子丑以命名月,称之为支。凡涉及天象之事则用日,关乎地理之事则用月。因阴阳有别,故有枝干之称”。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中曾发现刻有天干地支的甲骨文,证实了其悠久历史。
![图片[1]-天干地支的文化内涵与寓意解析](https://aiul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20251022011204.jpg)
1.十天干的含义
甲:象征破土而出,代表万物初生萌芽之态。
乙:意为抽芽生长,形容万物破土而出、茁壮成长的过程。
丙:表示光明显现,描述万物生长显著、清晰可见的状态。
丁:寓意强壮有力,象征万物茁壮成长、充满活力。
戊:代表繁茂丰盛,形容万物生长茂盛、蓬勃发展的景象。
己:意为形态可辨,指万物已长成可识别的形状。
庚:象征收敛结果,表示万物开始收敛成果、结实饱满。
辛:代表焕然一新,形容万物收获成熟、焕发新生。
壬:意为滋养孕育,指阳气滋养万物生长于地下。
癸:表示可测可度,象征万物生长规律可被观察和测量。
2.十二地支的含义
子:意为滋生,指万物在已动阳气下开始萌发。
丑:象征连接,表示萌发后继续生长、连接不断。
寅:意为伸展,描述植物幼芽从土壤中伸出、生长的过程。
卯:象征冒出,形容万物破土而出、向上生长的状态。
辰:意为震动,表示生物经历震动后加速成长。
巳:象征奋起,指万物至此已完全生长完毕而奋起。
午:意为繁盛,形容万物生长茂盛、枝叶繁密。
未:象征隐晦,表示阴气增长,万物稍显衰弱,状态不明。
申:意为成熟,指万物形体已完全长成。
酉:象征衰老,形容万物达到极盛后开始衰老成熟。
戌:意为消亡,表示万物逐渐衰败消亡。
亥:象征收藏,指万物被收藏并形成坚实的内核。
3.天干喻人含义
甲木:属阳性,特质强健,常比喻为森林中的参天大树。甲木之人具有进取心和同情心,举止优雅,偏爱精美事物,行事有担当,重情重义,不足之处在于应变能力稍显欠缺。
乙木:属阴性,性质柔韧,多比喻为花草藤蔓。乙木之人性格温和,谦逊有礼,富有同情心与才华,但占有欲较强是其缺点。
丙火:属阳性,有光明普照之意,常象征太阳。丙火作为火的长兄,热情洋溢,充满活力。适合参与社交活动,但需保持低调,否则易被视作好大喜功。
丁火:属阴性,指代灯火、炉火等,火势时强时弱,不够稳定。丁火作为火的妹妹,外表安静内心进取,思维缜密,缺点是多疑且城府较深。
戊土:属阳性,可代表广阔丰厚的土地,也可比喻为防止河水泛滥的堤坝。戊土之人踏实稳重,诚实可靠,处事沉着冷静,为人真诚实在。
己土:属阴性,如田园之土,虽不如戊土广阔厚重,却适宜种植培育。己土之人多才多艺,注重内在修养,做事按部就班,不足之处是心胸较窄,容易多疑。
庚金:属阳性,性质坚硬,多指铁器、刀剑、矿石等。庚金之人性格豪放直爽,刚烈重义,具有破坏性,喜欢争强好胜,但容易相处,人缘颇佳。
辛金:属阴性,性质较为内敛,温润典雅,多比喻为珠宝、玉石、砂金。辛金之人虚荣心强且注重面子,自尊心极强,意志不够坚定,但重感情。
壬水:属阳性,象征浩瀚的大海。壬水作为水的兄长,胸怀宽广,能包容清浊,善于忍让,富有包容力与勇气。做事较为随意,喜欢依赖他人。
癸水:属阴性,如雨露之水,蕴含内敛与潜在萌生之意。癸水作为水的妹妹,性格平静柔和,内向含蓄,做事勤勉,恪守原则。偶尔表现出破坏性,容易钻牛角尖。重视情调,喜好不切实际的幻想,常因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感到失落。
干支阴阳
甲乙同属木,其中甲为阳木,乙为阴木;丙丁同属火,丙为阳火,丁为阴火。
戊己同属土,戊为阳土,己为阴土;庚辛同属金,庚为阳金,辛为阴金。
壬癸同属水,壬为阳水,癸为阴水。
亥子同属水,子为阳水,亥为阴水;寅卯同属木,寅为阳木,卯为阴木。
巳午同属火,午为阳火,巳为阴火;申酉同属金,申为阳金,酉为阴金。
戌未同属土,戌为阳土,未为阴土;辰丑同属土,辰为阳土,丑为阴土。






